妇女裹足历史缘起何时?为什么叫“金莲”?是汉族人专属吗?

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,唐朝人以丰腴为美,春秋楚王喜好细腰,但这些都不如裹足持续的历史久。裹足是我国古代一种残忍的陋习,在民国时期基本废除,但其起源至今成谜。
裹足就是将女子的脚用布帛缠起来,使其成为又尖又小的“三寸金莲”,这对于女子的骨骼发育伤害巨大,其实它本质上代表着对女子精神的桎梏。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裹足这种陋习产生之初,代表着一种“独特”的审美。
迄今为止,在考古中发现的最早的缠足文物是一双鞋,确定年代在南宋时期。关于缠足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,一种是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女是狐精,其脚小,妲己传说也是狐精变的,她为隐藏自己,就把脚用布帛包了起来。因为妲己深受纣王宠爱,宫中女子便都学她,裹成小脚。
还有一种说法和李煜有关,说李后主有个妃子窅娘,妖娆多姿,擅长歌舞。后主专门为她做了一个金莲台,用珍宝彩带装饰,让她在莲台上翩翩起舞,还要求用帛缠足,脚要弯成新月状。“三寸金莲”的说法有人说就由此而来。
即使不知道裹足确切的缘起究竟在什么时候,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历史上几乎没反对过这样的审美,甚至还大加赞赏。有明确记载裹足的朝代是在宋朝,而南宋时就已经以“小脚”代称妇女。这种习俗原来只是在妓女群体中流行,后来传到贵族中上层女子,而普通女子那时是不缠足的。
展开全文
不过这些记载都是发生在汉族群体中的,那少数民族裹足吗?元朝时,元人不裹足,但对裹足持赞赏态度。清朝时曾下令不准裹足,但近千年的传统已深入骨髓,禁令成效不大。最先反对裹足陋习的是太平天国,但最终失败。
因此,裹足这项陋习确实从汉族兴起,却不是汉族人专属,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裹足,不过其中有一个例外,就是客家人,因为客家人采茶的传统,她们不裹足。
关于“金莲”叫法的来历,还有很多传说。比如南朝一位皇帝命她的妃子在铺满莲花状金箔的地面上行走,形成“步步生莲花”的景象。也有人说“金莲”的叫法是来自佛教菩萨赤脚站在莲花上的形象。不管是何种,裹足都是中国的文化糟粕,已经被彻底摒弃掉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