軀的说文解字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八上反切豈俱切頁碼第270頁,第2字續丁孫
軀體也。从身區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五反切器于反頁碼第691頁,第4行,第1字述
軆也。從身區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泛言曰身,舉四軆曰軀。軀猶區域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八上反切豈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55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80頁,第2字
體也。
段注體者,十二屬之總名也。可區而別之。故曰軀。
从身。區聲。
段注豈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身、區聲。「身」為身子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身體有關;「區」為藏匿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及楷書皆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躯」。
軀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532頁,第2字2陳昌治本第679頁,第5字3黃侃手批第517頁4說文校箋第346頁,第4字5說文考正第327頁,第7字6說文今釋第1182頁,第4字7說文約注第2016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4146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1747頁,第1字10說文標整第211頁,第3字11標注說文第338頁,第5字12說文注箋第2796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8322頁14通訓定聲第1443頁,第2字15說文義證第714頁【崇文】第2853頁16說文句讀第1108頁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551頁,第1字18古字釋要第795頁,第2字